国资委轻工离退休干部局举办《二十四节气与健康养生》讲座

桑榆金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2023年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为更好践行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国资委轻工离退休干部局在霞映轻工微信公众号开设了二十四节气专栏,用来展示老同志及在职同志的书画剪影及诗词品鉴。为更好弘扬二十四节气文化,近日,邀请了中国气象局首席专家——中国天气·二十四节气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联盟学术委员会委员宋英杰作了《二十四节气与健康养生》专题辅导讲座。

 

 

宋英杰从二十四节气的概念、诞生于中国的原因、形成的过程以及目前的应用情况等方面进行了生动的讲解。他指出,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根据太阳周年运动总结形成的知识体系,也是发源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唯一的“知识和实践类”项目,在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中国古代发达的天文知识、清晰的气候节律以及强烈的生养诉求孕育了节气,经过“二至二分”“四时八节”逐步臻于完善,并最终于西汉时期形成完整的二十四节气。其核心在于道法自然、顺应天时,是切实的一门由天文之学到人文之学的学问。在今日,二十四节气已成为世界通用语言,成为联系世界各国的文化纽带,其充盈着科学的雨露,洋溢着文化的馨香,既在我们的居家日常,也是我们的诗和远方。

 

宋英杰老师授课方式独特,语言艺术高超,给听者留下了美的感受。深入人心的不仅仅是二十节气呈现的中国式浪漫,更是蕴含其中的发人深省、启迪智慧的人生哲理。就像宋英杰老师课上提到的“数九”,考验的是人的心性,在阳光最少的时刻,大家看到是白昼渐渐变长,还是气温降低,中国人选择在最缺少阳光的时节以最阳光的心态面对生活。再比如“阴阳”“否极泰来”,表达的是一种趋势,此消彼长。中国古人在意的就是趋势,这才造就了国人“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悠然,得意时不张扬,失意时不消沉,处顺境不失态,处逆境不失志。二十四节气中蕴含的这些至真至纯,而又朴素的人生哲理,今天依旧指导着人们的生活实践。

 

节气与养生息息相关,特别是对于老同志来说,宋英杰老师的这堂课就像一场及时雨,唤起了大家对于节气和养生的重视,也帮助大家纠正了一些错误的养生观念。每个个体客观情况、所处的环境不同,所以在养生方面要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同时,乐观的心态是最好的良药,如何看待疾病非常重要,不要让疾病困住了身体,更不能摧毁了精神。大家纷纷表示,宋英杰老师的课听的意犹未尽,希望以后能够有机会多参加一些节气与养生讲堂,多了解有关知识,真正学会跟着节气过日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智慧指导自己更好由“养老”向“享老”转变。

 

 

来源:国资委轻工离退休干部局
审核:邓楠  张静
责编:聂迪